咬定青山不放松,腳踏實地加油干。2020年以來,如東農商銀行堅持“支農支小”定位,加大普惠金融力度。面對疫情,逆流而上,堅守初心、提升服務、聚焦小微,不斷深耕本土金融,打造服務品牌。
堅守初心為“三農”
月16日,寒風凜凜,如東直港村部旁的池塘里結滿了冰碴,但在村部大院里,氣氛卻溫暖而熱烈,480余名村民代表整齊落座。在計票環節,如東農商銀行開展金融宣講,孫窯支行副行長明朝從疫情期間的防詐騙,到近期村民關心的社??〒Q卡問題、存貸款政策等,給在場的村民們作了透徹講解。臺下,會計主管丁曉潔、客戶經理楊建泉,穿插于人群中,分發“陽光E貸”宣傳折頁、“給村民的一封信”等資料。
早在半個月前,如東農商銀行孫窯支行就開始籌劃本次活動,利用曹埠鎮村級換屆選舉之際,為轄內3個村準備了3200余份宣傳布包、水筆、宣傳折頁等物料,同時為種養殖大戶、個體工商戶宣講“家庭農場貸款”“稅易融”等金融產品,此舉得到村干部們的支持,受到了村民們的歡迎。“作為文明共建單位,如東農商銀行和馮橋村一直保持很好的溝通與合作”,馮橋村支部書記王慧銀說,“今天的活動讓我們老百姓受益匪淺,期待未來銀村有更多的協作,一同為服務三農,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”。
提升服務樹品牌
在如東富強針織公司的財務室,孫窯支行客戶經理賈健、綜合柜員丁菁菁,正在和公司財務總監趙志剛核對社??〒Q卡名單。在公司午飯時間,孫窯支行安排人員在食堂進行廣播宣講、表格登記、宣傳品發放。公司職工不用到銀行排隊,拿筆簽個字就能確認,過兩天新社保卡就能送到手上。與此同時,綜合柜員何俐、周詩琦深入村民家中,為60歲以上老人們耐心講解“農保”養老金領取時間和流程。
把服務送上門,孫窯支行對轄內的富強針織、東晨紡織等“大戶”進行上門辦理。召集30余名村網格員召開碰頭會,借力村組資源,擴大宣傳輻射范圍。為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辦理社??せ?,97歲癱瘓在床的蔡桂英、91歲腿腳不便的曹翠云,對銀行工作人員連聲道謝。柜面缺人手,孫窯支行行長張衛國、副行長明朝輪番上陣頂班。效率優先、分工協作、服務第一,僅用了7個工作日,孫窯支行就完成了1500多人的社??〒Q卡工作。“方便快捷安全,服務口碑好”,直港村十一組村民徐松保對如東農商銀行的服務贊不絕口。
深耕小微促發展
在馮橋村做糧食生意的吳志兵,得益于農商銀行的支持,生意越做越大。“糧食收購時需要大量的資金,季節性強,缺乏渠道”,吳志兵說,“農商銀行找上了門,推薦了易貸通產品”。孫窯支行為吳志兵授信300萬元,隨借隨還,解決了他的融資難題。從日常上門走訪、解決業務問題,到出謀劃策,孫窯支行真正做到深耕存量,拓展增量。
臺電腦手套機、兩組加彈加捻機……滌綸絲年生產能力1000噸,手套100萬打,銷售主要面向上海、歐洲等市場,說到南通普菲特化纖公司的情況,張衛國爛熟于心。“金融服務,就是要做到比企業更了解企業,要看得更遠,幫助企業成長”。確實如此,從兩年前的2000萬元到目前的2900萬元,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%。流貸授信450萬元,貸方流水5300萬元,出口結算220萬美元,工資代發50人……農商銀行用綜合金融服務助力企業穩步發展。深耕是熱情的服務,是連續的支持,是積極的行動,最終實現銀企共贏。
時光不語,卻見證一切。作為與地方經濟血脈相連的本土金融機構,建行9年來,如東農商銀行伴隨縣域一同成長,始終與經濟發展脈搏共振,已成為如東本土響當當的金融服務品牌。截至2020年年末,該行各項存款余額385.51億元,各項貸款余額256.89億元,存貸款市場份額居全縣金融機構首位。
|